News

新闻动态

什么是RTD热电阻?两线制和三线制RTD有什么不同

作者:VSport 时间:2025-11-18 浏览: 来源:VSport体育


什么是RTD热电阻?两线制和三线制RTD有什么不同?

在前文中提到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后,RTD 在工业温度测量中也占据重要地位。本文聚焦 RTD 的定义、工作原理及常见结构。 RTD 的全称是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,通常译为电阻温度检测器。它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元件,其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、温度降低而减小,因此又被称作热电阻。并非所有金属都适合做成 RTD,符合该特性的材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阻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、对温度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、具备良好的耐疲劳性和耐久性。常见的 RTD 材料包括铂(Pt)、镍(Ni)和铜(Cu)。以铂材质为例,RTD 的阻值等级常见有 Pt50、Pt100、Pt200、Pt500、Pt1000 等,其中数值表示在 0℃ 时的电阻值,例如 Pt100 表示在 0℃ 时电阻为 100 Ω,Pt1000 表示在 0℃ 时电阻为 1000 Ω。 RTD 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近似公式来描述:R = R0 (1 + α T)。其中,R0 为在 0℃ 时的阻值,α 为温度系数,表示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,T 的单位为 ℃。根据引出线的数量,RTD 可分为两线制、三线制和四线制。 两线制 RTD 的两端直接引出两根导线连接到测温模块,测温模块通常采用电桥平衡原理进行测量。由于未考虑引出线的电阻,测量误差较大,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VSport。 为减小引线对测量的影响,普遍采用三线制。三线制在两端各引出一条辅助线,通过对比与补偿实现对引线电阻的抵消,能显著提高检测精度。 在三线制基础上,四线制增加了每端各两根引线,进一步将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完全消除,因此提供极高的测量精度,常用于要求极高的实验室或行业场景。 相较于热电偶,RTD 的线性度更优,因而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通常更出色。但因为电阻变化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,RTD 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,且成本较高,适用于对测量精度有较高要求且对成本控制相对宽松的应用场景。